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 1 V7 Y& w. y1 O! k, V
由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比靶向治疗大许多,很多患者担心承受了化疗的副作用,但最后却没有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因而对化疗有种恐惧感。如果能找到一种新的药敏检测方式,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化疗药物有效性,会极大减轻患者进行化疗的心理负担。
0 o: O* ~& t$ x肿瘤类器官药敏试验是正在探索的一种检测方式,从理论上它是讲得通的。借用李商隐的诗词“倾城需通体,谁爱独赏眉”,这就能够充分说明人体系统的复杂性和统一性,即使是从患者肿瘤组织上取到肿瘤细胞进行的体外培养,所获得的药物敏感度排序,依然不能完全模拟体内真实的代谢和治疗情况。正如申医生在文章中所强调的,肿瘤类器官药敏技术今后最大的应用价值可能是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有丰富的肿瘤病理,在经济条件尚可的情况下,进行类器官药敏试验,看看术后采用哪一类化疗药物进行巩固治疗更有效。
1 P t% S6 C% o( `1 }6 `1 f* w `就像以前基于NGS技术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中所包含的化疗药药敏结果类似,肿瘤类器官药敏试验只能是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个治疗方案的参考,我们不应该被药敏结果束缚住而不去尝试传统意义上有效的化疗方案。 ——鹰版
; i7 `2 A$ j: p% d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其中化疗以及靶向治疗是中晚期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肿瘤不同的患者,即使使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其有效率也有很大差别。
7 ?! U. n* ?* q0 |1 e" A4 S, g肿瘤都是由我们个人的正常细胞突变而来,每个人的肿瘤都带有独特的个人特色,目前的肿瘤治疗强调的是个体化精准治疗。
' x/ T) K0 ~$ g$ o- C/ H对于晚期肺癌,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全基因检测来判断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到底是靶向、化疗还是免疫治疗。 . X$ |8 k9 L0 h8 z
不仅是同样的肺癌在不同患者身上使用同种化疗药物的疗效千差万别,更有大量的晚期患者,把常规指南推荐的化疗方案全部使用以后,再也无法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眼睁睁面对肿瘤进展,导致严重的后果而束手无策。 + E+ `, H$ Q2 T9 ?
半年前,我接触到了一个我个人认为非常有潜力的新兴技术:肿瘤体外类器官药敏实验。
它可以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的方式,取到新鲜的肿瘤细胞在六小时内运到实验室。由实验室模拟人体器官环境进行肿瘤细胞培养。将肿瘤组织分为6~10份,培养成功以后,按照人体内的化疗药或靶向药的浓度,将不同的药物加入到肿瘤的培养基当中观察疗效。9 M1 H+ w, x! j& {$ i" T& A1 _% S, N9 m
+ u+ J5 A3 ~, L& `5 |1周左右,可以获得不同方案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程度数据,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对于肿瘤的抑制效果进行排序,选择抑瘤率最高的方案进行相应的化疗或靶向治疗,以获得更好的个体化治疗结果。尤其是对于已经无路可走的、常规化疗方案失败的患者,有可能通过药敏实验,筛选出新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获得新的治疗机会。 & x b$ j: a8 K: y& v2 H
目前在临床实验中,常规的肿瘤药物敏感性实验,是通过将人体的肿瘤细胞种植在老鼠的皮下组织中。经过两个月左右的饲养,可以让肿瘤细胞在老鼠中正常生长,并通过对的老鼠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来筛选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法叫做pdx模型,它的培养周期大约是两个月,而培养价格应该在10万~20万之间,普及性比较差。
% ^0 j1 e: F/ _+ y
肿瘤体外类器官药敏试验只需要1万左右,培养周期只有1周,可及性大大增强。 下面分享一个药敏试验治疗罕见病例的临床病例。$ A3 b o' L/ L
$ E1 I( k& q3 ~6 W' N/ v正常情况下,头颈部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案是: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方案为主,由于患者的肿瘤增殖指数很快(Ki-67:65%),预后极差;而且腮腺混合癌没有标准的化疗方案,因此在化疗药敏实验结果出来之前,参考上级医院意见,首先使用了一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TP)方案进行化疗。
; g% I! M* y+ ^5 l8 G
10天后药敏结果显示:紫杉醇和顺铂的抑瘤率极低,考虑疗效不好。
8 `! J# ]5 ~2 R3 C" y3 E化疗一周期后复查,果然转移灶明显增大,转移结节增多。
3 b" B! u0 R/ q( Q* ^4 J
依据药敏结果和基因检测结果:选用雷替曲塞联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
' N4 l6 K, e0 y1 R, s8 ]9 z化疗2周期复查,转移病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消失!
& J; f+ W3 M/ m. Q6 K5 z/ G3 s这个腮腺癌患者首先选用了常规头颈部常用化疗方案,但是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该方案疗效很差。化疗一周期以后立即复查,果然发现病情明显进展。考虑药敏实验预测有效,按照药敏结果更换二线非常规治疗方案雷替曲塞以后,疗效极其明显。按照检测结果,一旦雷替曲塞出现耐药以后,还可以尝试长春瑞滨为主的二线化疗方案。 4 S# C* H6 _2 @2 F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还发现:部分肉瘤的患者,对肠癌化疗药物伊立替康有效;卵巢肉瘤的患者,对肺癌化疗药物培美曲塞有效,经过尝试性化疗,的确有效。 7 \* D# h. i+ g% z, ]
由于晚期肿瘤是不可治愈的,有效的全身治疗方案早晚会出现耐药。因此药物敏感性实验只能给晚期走投无路的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思路或者治疗方向。当然,该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尚在探索阶段,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也有部分晚期患者由于多线治疗产生肿瘤多药耐药性,尝试所有的治疗药物均不敏感,我们要理性面对这个新技术。 + B) [3 Z! i( U6 C" X
我认为,这个技术最大的应用价值可能是术后辅助治疗。当一个患者手术切除后需要化疗的时候,如果药敏结果是一个非指南推荐的化疗方案抑瘤率更高,他是选择按照指南推荐的常规方案化疗,还是按照自己的肿瘤细胞培养出来的个体化方案治疗呢,如果是您会如何选择? ! C# s, c) A7 F* G0 N- g! p8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