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癌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相关,但归根结底就是内因+外因,内因主要包括遗传和免疫系统的缺失等,而外因则与饮食、生活习惯、所在环境等密不可分。内因我们通常无法避免,而外因我们却能严加管控。因此,想要远离癌症就要从外因入手,远离常见的致癌物质。
' U5 J' c0 a7 |8 o. F致癌物分级
9 {4 x: g5 ?0 D9 F# `8 V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对已进行致癌研究的物质分为四类: $ t" r- m7 v9 s5 t. h. \' N
鉴于二类之后的证据还不够充分,因此我们只需将目光着重放在一类致癌物(一级致癌物)。
7 d" A' S) Y9 S$ K% L' R1 q. H/ I目前已认定的一类致癌物共有120种(还在逐年增加中),主要以苯、1,3-丁二烯、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辐射等化学物质和物理射线为主。当我们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时,患癌风险将显著增加。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致癌物,避免与它们“亲密接触”。
* v# h2 S# Z+ ], W9 T4 N# y常见的一类致癌物
8 x; Z# I2 b0 |4 m1 ]3 }. k除去我们不太常见的化学试剂或物理射线,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致癌物都有哪些呢? ( K+ I' ^% P1 i: ]: Q3 V
一、黄曲霉素 1 _! _9 b4 _( ^# k" v
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仅需1mg的黄曲霉素就能致癌。而通常我们做饭时一勺盐大于在4g左右,也就是1/4000勺的黄曲霉素就能让一个人患上癌症。同时,黄曲霉素还具有强烈的毒性,一次性摄取20mg就会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
4 C) {2 [* {$ t6 p$ w
5 S: M& G" B1 j0 Z- I' w) j7 @& A( Q/ \常见来源: 黄曲霉素最易生长的环境为28-38℃的潮湿环境,在室温下潮湿的环境就很容易滋生黄曲霉素。 5 ^3 w$ M& d8 ?1 R# ^
在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豆类等谷物中就可能存在黄曲霉素的身影。除此之外,常见的黄曲霉素来源还包括:变质的米饭、发苦的坚果、劣质芝麻酱、土榨花生油等,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常年使用已经出现裂纹的筷子及划痕深重的木质砧板里可能都有黄曲霉素存在。
. |! X$ K5 y( `: d# u* _( T" L
/ V/ K l+ F* ]/ ^预防: 首先要将上述常见来源中包含的物品尽可能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其次,如果吃到已经坏了的谷物或坚果都应该立即吐出并清理口腔。筷子及砧板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木质物品需定期更换,不要长期使用;最后,多吃新鲜的蔬菜可通过摄取叶绿素来抑制人体对黄曲霉素的吸收。 . M* q) \4 a+ ~# O: R) S8 J% T7 d8 h4 g
二、幽门螺杆菌 / Y7 N8 D# R, ^2 T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也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大约78%的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有关。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当之高,成人感染率高于50%,并且感染者并没有明显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可能会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等疾病,直至发展成为胃癌。
0 F% `/ s2 i W: S2 B0 L, _
9 s, V T3 k& N2 L/ l预防: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治疗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及时”。如何及时的发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为胃部疾病主要依靠定期的体检。对于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亲属中有过胃癌的高危人群更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尽早发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通常只需1-2周的治疗就可完全将其消除。
D' v3 n$ u8 k1 d) o, K三、苯并芘 1 H. b4 n) D. |/ p7 w
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它可以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在人体中大部分苯并芘会经肝、肺细胞的氧化酶激活而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继而对我们的基因造成损害,从而导致肺癌、肝癌、胃肠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 & ?2 {; Z4 S2 j8 ^* S
6 o' E# W4 ~% H常见来源: 苯并芘的主要来源有香烟烟雾、汽车尾气、熏烤、高温烹调食品等。当烹饪温度超过270℃时就会产生苯并芘,这也就是油炸食品和烧烤可致癌的原因。尤其是诸如五花肉、鸡皮、羊排等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更易产生苯并芘,而食物中烧焦、烤焦的部位则是苯并芘的聚集地,其含量通常为普通食物的10-20倍。
. S/ v" S# _7 T! C* u+ i$ F& q' O5 p; q
预防: 尽量减少油炸、烧烤类食物的摄取,尤其需要避免焦糊部位的食用;其次选择冷榨、高等级、少添加的高级食用油(如橄榄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等)可从源头减少苯并芘的产生。
8 K& ], F- B2 G- E# L& m- b炒完菜的锅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苯并芘,每次炒完菜后将锅清洗干净可以减少锅中残留的苯并芘。 2 V7 P0 X; V1 w6 [( ]1 ^$ F1 ?
四、亚硝胺
% k" h( ^' O* o- \& u亚硝酸盐是我们熟知的物质,它本身不致癌,但其与蛋白质结合后生成的亚硝胺则会引发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
: k2 H* e* H& L$ S) B
# R# }: N& @& {, I: c6 r, Y5 P2 B常见来源: 在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培根等)、隔夜菜、腌制食品(泡菜、咸鱼、腌肉等)和火锅汤底中都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摄入这些食物会在人体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可致癌的亚硝胺。
. V0 b. T% g# f$ m1 k% i* [
; f4 J" G i& w/ @, V预防: 不要长期、大量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隔夜菜或长期放置的食品。
: K" o- a s1 \五、烟、酒 : r. X, B1 o( a6 Z1 Q5 }1 B
烟、酒是公认的致癌物质,不仅他们本身具有致癌风险,含酒精的饮料、二手烟草烟雾、无烟烟草也都被归为一类致癌物质。吸烟、饮酒可能影响的不止你自己还有你身边的人。
5 c0 I$ z. o4 y" N" y1 d5 i$ C- D6 Y7 J& p" h' s) j0 N
预防: 戒烟、戒酒。烟酒的危害无需多言,吸烟、饮酒不仅极大增加患癌的风险,对于癌症治疗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想要避免就只能从源头制止。 / Q$ x8 \! C+ g1 K
六、槟榔 # H$ D' X! k" ~' ~) z( O
被作为休闲食品进行宣传推广,甚至在央视频道还做过广告的槟榔竟也是一类致癌物。口腔癌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用槟榔,人们在咀嚼槟榔时其较硬纤维可能会造成口腔粘膜的局部外伤和粘膜损伤,这些伤口渐渐慢性损伤引起口腔粘膜的病变,进而转化为口腔癌。同时,被咀嚼过的槟榔还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为槟榔碱的物质,它具有非常强的致癌性。
- x0 Y Z u0 [ O/ o% F8 U! E$ P0 B. ?" p8 j% X
预防: 禁食槟榔。长期食用槟榔会导致牙齿发黑、脱落,面部变形,五官变化等。如果被确诊为口腔癌或舌癌等往往会需要接受面部手术,对外观带来更大损害。 ; @. T. k8 C3 B/ J7 V% t# f
健康生活,远离癌症 9 J9 o7 f# c+ h4 U0 u9 b7 [
经常会有患友疑惑自己明明不吸烟,常锻炼为什么还患上了癌症呢?也许正是因为食用了变质的米饭、发苦的坚果,吃多了腊肉、熏鱼,使用了裂痕深重的案板…… $ h9 Z( u& B9 S$ \1 H6 u% D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也许就是癌症的源头,因此我们需要多加了解,小心提放,让这些致癌物离我们越远越好。 $ s3 U+ q" R- E6 b' w/ N9 `0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