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G+ T* g6 S' P作者:木木 W( c5 E# Z5 h3 N3 X7 \4 v& S1 I' o1 g/ H' Q% I
不幸的我在陪伴父亲抗癌治疗中经历了脑膜转移,幸运的我在父亲脑膜转移后得到了论坛、主治及病友们的帮助。一位晚期肿瘤患者想要长期生存,除了运气更需要努力,这份努力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可以实现的,它需要集结“我们”的力量。 2 k1 G7 e( q3 p- B. c) o) y7 \( r r. S
2021年11月10日,治疗满4年5个月的父亲遭遇了脑膜转移。下午快下班时,我收到了母亲的一条微信“你爸最近情绪不好,总说头疼,早上恶心吐了,问他也不愿意多说,你下午打电话问问。”看到微信的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拨通父亲电话后,得知他从10月中旬开始出现头疼症状,近期头疼频繁并伴食欲下降,早饭后恶心呕吐一次,中午午睡后再次呕吐,全天伴随头疼头晕。挂了电话,内心无比忐忑,因为我深知头晕恶心对于一个四年多的肺癌晚期病人意味着什么。当天晚上,父亲再次出现喷射性呕吐,情况不容乐观。 8 t* u' P) c: }! T3 w3 y4 o
9 [- f9 a* U0 `
第二天,我们来到市中心医院的影像科做脑部增强核磁。分诊台前的队伍比以往都长。快速取号后,我不觉得有些愣神儿,眼前像幻灯片一样快速闪过几年来奔波在各大医院治疗的画面,回想同父亲一起走过的艰辛之路,内心不免有些心酸。“3号进来。”护士的叫号把我拉回现实。坐在椅子上的父亲吃力的起身,缓慢走进核磁室,眼神中明显透露着无助和疲惫。一个小时后当看到“脑膜多发线样强化”的诊断结论时,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抽空了。恐惧、别离、悲伤的情绪一股脑儿涌上来,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淌。 6 C2 F+ L) d' c. v% e : c' R0 M% O! F4 I T6 |! n3 J% U# I记不清自己是如何调整好情绪,和影像科主任一起查看电子胶片,去数据科拷贝近一年的影像资料,梳理分析症状出现和用药效果,对比肿瘤标志物和脑部进展关系。马哥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建议尽快鞘注,耿大夫通过网络影像仔细阅片,老赵和我讨论目前还能用的靶向方案,鹰哥、瓶子姐热心提供已开展鞘内化疗的医院信息……父亲的脑膜转移牵动着这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我们”,也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向正确的治疗方向推进。* d8 S! x1 b U3 Z ~, B
9 P4 m+ V' Y/ U2 k. i# v0 p鞘注培美20㎎3天后,父亲再次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反复说明3759脑部控制力不佳,鞘注药物已经开始代谢。正当治疗迷惘时,脑脊液EGFR19+T790M的基因检测结果为父亲的治疗带来希望。对于三代药物耐药、二代药物有效8个月脑膜进展的我们来说,这无疑不是个好消息。由于曾经在服用9291时,父亲血小板曾掉至32,在再次启用三代药物时,我选择尝试伏美替尼。接下来的5天里,父亲的头疼症状持续加重,食欲迅速下降,白天嗜睡、晚上头痛,恶心呕吐再次出现。母亲哭着告诉我父亲已给她交待后事,要做好最坏准备。执拗的我听不进去任何劝说,每天详细记录父亲体感,同时给予甘露醇脱水缓解症状。虽然甘露醇在初期显示出极好效果,但5天后控制力也不再锐利。看着躺在床上几乎无法进食的父亲,我当即决定提前去天津接受第2周期鞘注。 @7 F( f9 G. D6 Z!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