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青菜567 于 2023-12-6 15:54 编辑 $ E" q% g% W) C' F! ^0 i
/ I# \, v9 K4 C* A/ V8 _) S% Y# r最近接诊这样一名患者,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声音变哑。一开始当成是上火咽喉炎犯了,随便吃了点消炎药。但是声音1个多月都没恢复。直到来到我们医院,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了肺上的病灶,进一步检查确诊了肺癌,而且出现了多处骨转移,很遗憾已经没有手术机会了。
4 f/ G% I+ E) N1 X
肺癌怎么会导致声音变哑?怎么一发现就晚期了呢?今天小编邀请专家从这几个问题说起。
9 j/ h, b3 [- E. C. \% b3 c$ u
, ^4 e& x }2 G5 g+ |5 V) r. k: E# W6 K& P* A& J! Q: O
( r4 H+ `+ V2 }
肺癌是原发于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几种主要类型。不论是发达西方国家还是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前列,据我国的数据显示,肺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已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在城镇癌症死亡病例中,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50~65岁之间。4 t+ k" f- v% S* E% y0 ~
/ \0 f; E5 j8 T1 R# A6 w2 D: z9 a* [ t ~3 c2 |# D) w8 @9 n7 F0 V
) n- R' a. S/ m8 L) |& O; U( F2 x7 H8 ]2 v& k& ]5 ~7 |" @) D3 H/ U1 U/ m
. y3 K) u) T2 s: i/ y7 Y: i
肺癌早期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结节,但是结节也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结节占30%-40%。临床中一般认为肺部结节小于0.8厘米,边缘清楚光滑的,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仍然需要定期观察,如果结节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则不能排除是恶性的(如果是恶性结节,病变增大一倍的时间约为300~400天;如果结节倍增时间大于600天,那么说明其恶性概率很低。)大多数结节在两年内未观察到生长,一般可视为良性。如果肺部结节大小超过0.8厘米,特别是边缘不规则,看上去有又短又细的毛,则认为恶性的可能性比较高。 + f! D B$ N6 _, U- h
! O X' q9 g8 w' c2 G. g
# D g/ v5 U& O2 G: K2 G7 |首位高危因素是吸烟,9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主动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所致,和吸烟者生活在一起,吸二手烟的人群罹患肺癌的风险上升20%—30%。据悉,吸烟者患肺癌的机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尤其是50岁以上、20年吸烟史及平均每天吸20支烟,这类患者的肺癌风险就是非常高了。 $ T/ H- e* u j9 b; L
: ~% s6 ]0 O2 Z: b |
8 Y" B; G2 f$ @$ ^2 o# j: J$ X' @" h7 }
其次是环境中的污染,像大气污染、居住环境的空气污染,烹调油烟、饱和脂肪等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有报道称,近年来,临床上女性患肺癌的比例明显上升。更有研究表明,可能跟很多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喜欢用高温煎炸食物、做饭时厨房门窗关闭,导致厨房小环境油烟污染严重,烟雾长期刺激造成呼吸系统细胞组织损伤有关。
& G* H: ~3 c7 r/ e+ H* P
) z4 ]( \9 n# d. j6 \
" w0 D: {( _2 E+ i* s$ r* T) b2 l1 k此外,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癌的发生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 {* B8 r- Y7 L; P! R/ |2 ~% o
# R R4 g' `/ T
6 E c) Y8 U! m: ?( W6 P
: ?4 g2 H w/ v& _ _2 u! a# l
% l+ c i' @1 ^. ^7 i f# n
2 i7 z' U" M \7 V; R肺癌早期基本无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肺癌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肿瘤原发部位症状、局部侵犯症状、远处转移症状、其他症状等。 # }: f/ d9 K Z( E7 O% R) O
$ i7 z( \( Y6 \( Q; y6 z# f+ T8 ]* k1、原发部位症状:患者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气促、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 P r; S6 n9 t+ }4 J0 K2、局部侵犯症状:当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可出现钝痛、隐痛样的胸痛;如果侵犯喉返神经可有声音嘶哑症状,我们前面介绍的这个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侵犯食管,会有吞咽困难的症状;肿瘤压迫交感神经,可出现患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等症状。 8 d; p& i% @' v* V1 G7 e5 A
3、远处转移症状:如果是脑转移,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如果是骨转移,会有转移处疼痛、压痛的症状;如果是腹部转移,会出现食欲减退、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淋巴结转移会有淋巴结增大的症状。 ; j; c+ E5 V, {9 I* \: q6 c
4、其他症状:可以引发内分泌综合征、骨骼-结缔组织综合征等疾病,会有腹痛、便秘、易激动、色素沉着、肌无力、骨骼疼痛等。
t3 }5 f: d n& w! k
2 ^; m3 G+ a9 a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戒烟,且戒烟越早肺癌发病率降低越明显。其次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沉降指数、烟雾指数、苯并芘等暴露剂量。对于高危职业,应减少职业致癌物的暴露。最后,科学饮食、规律作息、积极运动也可以预防肺癌。
~2 ~. p5 Z# {$ w& U; x: h8 J8 t & D4 K8 `6 G( T2 V1 B
# n: g/ w6 }0 f& u* y2 ?+ }
$ a# w7 o( Z6 g, M$ p早期发现肺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早期筛查,低剂量胸部CT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 4-10 倍,可以检出早期肺癌。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低剂量胸部CT 年度筛查能发现 85% 的 I 期周围型肺癌,术后 10 年预期生存率达 92%,可以降低整体肺癌死亡率20%左右。所以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检查胸部CT。 ! |0 B3 D: R& |3 v1 S$ f, k: ~
根据我国肺癌特点推荐45岁开始,每年行胸部低剂量CT(LDCT)检查一次,如有高危因素(包括吸烟超过400支/年、高危职业、长期慢性肺部疾病、一级亲属肺癌病史等)推荐筛查年龄自40岁开始。
) T8 S4 d! D2 Z" F* U2 t
如果筛查时发现肺里有小结节,就要根据肺部结节的大小和性质来决定随访的间隔,以明确疾病性质以及是否要做手术。
, C a9 P b# m$ G; P0 H$ U: k. B
( Y( U+ |' k; {! } t8 v* `9 r' ^
5 h0 Z0 T6 t# j: {; t7 V3 i
( ]2 n+ h; p& N) ]# C5 B# P6 c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治疗(消融、介入、中医等)等。具体治疗方案通常需要专科医生根据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基因突变情况和患者个人情况(心肺功能、全身情况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多种因素,进行认真详细的综合分析后决定,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
* u* [, @; w% s% a4 S# b/ y& H
% r+ S- f* {. C2 }0 @+ \) S* o5 l5 B1 Q早期肺癌预后较好,大部分手术治疗后可以治愈,原位癌治愈率几乎100%。中期肺癌五年生存率30-50%,治愈率明显下降到10-30%;晚期肺癌五年生存率仅10%,治愈率不到5%。随着医学发展,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不断更新,新型药物不断上市,肺癌的生存率及治愈率也在不断刷新。越来越多的中晚期肺癌,在积极规范治疗下,可以长期生存甚至康复治愈。 7 [" M6 m) Q$ t: Y% o5 o" O& t/ k3 \
, P8 p- e: y1 L+ ?" P
* q- R$ V. q. t$ m- p. l
5 |+ I8 Z( l5 f7 W$ K+ p' U
每个患者出院后,医生都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TNM分期、基因突变情况及个人自身情况等病变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方案。因此每个患者治疗都可能不一样,需要根据主管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大致原则是,ⅠA期以前的患者,术后定期门诊复查即可,ⅠB期合并高危因素及以上分期的患者,术后需配合其他治疗(靶向治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来提高生存率及治愈率。 " }8 y' M; i0 |% ~( N; b
, C0 _9 j) g" W+ \5 ]$ i7 B
+ P2 V1 m. f# @1 d/ Y4 ?, t* Y
肺癌手术出院后还需要复查吗?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复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5 R% @2 n0 l# ~. ^4 _$ t
2 J- o9 W# ?2 i, w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术后都有复发转移的风险,因此每个肺癌术后患者都必须严格按照主管医生建议,定期复查随访。一旦发现复发转移,及时处理,即避免延误病情,又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处治疗,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治愈率。 2 ?+ ^8 D9 @1 t0 P. l7 {/ e
3 g" U# P5 L+ G& b, N9 {0 v" e
: d' d/ U, f) y* J* P# X) Y
具体复查时间及内容可以根据主管医生建议制定。复查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胸部CT平扫、全腹部CT平扫或B超、颅脑MRI,必要时全身骨扫描或PET-CT、锁骨上淋巴结B超、气管镜等。通常Ⅰ期,前两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Ⅱ期、Ⅲ期,前两每3个月随访一次,3-5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Ⅳ期,每4-8周随访一次。
# s# j. W" _( a+ L( j& v总结来讲,肺癌良好的预后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积极体检筛查、规范化的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帮助下,肺癌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 o8 a( l/ ^" H E 0 P6 D1 R# f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