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许柯
- Y2 Q- u0 A+ a2 v6 L! X* i. K常常有人表示:你这文章看上去很“高大上”,感觉其中的信息对我也有益处,可是我却读不懂文章到底说了什么,这该怎么办呢?
6 v# ?5 {2 H1 o$ Z# Y( l别着急,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学习读懂癌症科普文章的各个要点,学会之后你也可以轻松看懂癌症的科普文了!
2 r; t/ k9 R0 r: x( v9 O' q试验类型
. v* Q8 x( h( F/ x8 s1 M
一般癌症科普文章多是围绕临床试验展开的,而这些试验的本质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安全性等问题,找寻出更加优秀的治疗方案。既包括了新药研究、又包括了新治疗方案的研究。了解试验类型,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7 @2 y8 S! m/ h+ N7 n! m) ~一、按研究阶段分类
. M4 b; ~ C" ^% ` h0 e: K) d8 P5 J
根据临床试验的研究阶段可以将试验分为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和Ⅳ期临床试验。
4 J6 @( z4 }0 ~
Ⅰ期临床试验主要是安全性试验,招募少量的受试者来判定试验方案的安全性和可完成性,评价试验方案在患者中的耐受程度和病理学反应,为之后试验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此阶段大约需要几十人参与。
g, M- G1 ^, z' b0 c6 g8 a# w
Ⅱ期临床试验对研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初步的评估,开始产出初步的试验结果,同时对新方案治疗过程中疾病的发展进行研究。继续为后续实验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该阶段试验通常需要上百人。
6 F0 n8 N5 x4 E$ D8 P4 CⅢ期临床试验将最终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成果。进一步验证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新的治疗方案的注册审批提供依据。需要几百至几千名受试者进行综合的考量。
& V. n" B, s! E3 DⅣ期临床试验为治疗方案获批后的临床研究。评估治疗方案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在普通和特殊人群中使用的获益与风险关系,判断是否要更改使用剂量等。
! g# X9 H1 R1 i8 p, `4 X; G1 |
临床试验分期图
3 ~' |1 t3 c f1 k, v/ X( V二、按试验规模分类
! W# b- o4 f( y( D# Q如果该临床试验样本人数在1000人以上则称为大样本临床试验,反之则称为小样本临床实验。大样本试验如果涵盖多家医疗机构遍布各地甚至遍布各国,则称为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此类试验考察人数多,受试人员多样,耗时较长因此所得到的结论通常较为准确,比较有说服力。
9 \/ G3 z. k# n2 Q' q
三、按试验对照设置分类
1 c; ^+ Z1 e6 e$ l* [
只进行实验方案的论证,没有设置对照组的临床试验被称为单臂试验;
2 s; O" B& z0 s( n) E
而双臂试验就是指设置了平行的其他方案或对照组的试验;
: B4 g, z6 i# z, Z# W
三臂试验则是除对照组外还设置了安慰剂组。设置对照组的试验为确保试验的准确,分组设置一般为随机分配。
" `% i" i: H+ S" S四、按受试者知情情况分类
4 }9 U. C& N3 z# b
根据受试者对于整个试验的了解情况可将试验分为单盲、双盲和三盲。
, h, a9 y: g- N9 w单盲试验是指受试者知道自己的分组情况,但不知道个别会引起个人偏好的信息,而实验人员完全掌握试验的全部信息;
! E% m4 `- I8 x& H0 S; N3 y. E
双盲试验是指受试者和实验人员都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只有数据记录完毕后实验人员才知道人员分组。双盲试验比起单盲试验更加严格,可以消除受试人员和试验人员因主观意识及个人偏好造成的结果偏差,是绝大多数试验会采取的方法;
1 M7 a$ I- t! b9 W4 ?三盲试验是受试人员、试验人员和分析人员都不知道具体的人员分组。这种情况虽然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个人偏好造成的误差,但对试验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执行起来也更为复杂。
) }3 J2 |/ z1 g五、根据试验采用方法分类
' s$ ~; @% l5 o3 B# I研究人员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称为前瞻性试验;研究人员根据已有的数据设计实验找出数据产生的原因被称为回顾性试验。简单点理解前瞻性试验就是由因溯果,回顾性试验是由果追因。
/ v) B2 o+ Q# a+ s) F3 J' N A8 B
新药、新型治疗方案疗效评定的试验一般属于前瞻性试验,研究患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的试验通常为回顾性试验。
. w4 _+ ~* f7 }0 B$ J( S' h疗效评价指标
4 x) F3 D0 Q4 k p* I( X看懂科普文章最大的难点就是各种关于疗效评估的英文缩写,诸如OS、PFS、ORR等,它们到底有什么含义?它们在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又能说明什么呢?我在这里为大家总结出来肿瘤治疗中常见的疗效评价指标,大家拿小本本记好了!
8 P4 g; W' H& Y1 _& d- S一、生存获益疗效评价指标
1. OS(Overall Survival):总生存期
指的是临床试验中患者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时间。直白点说就是接受试验的患者从试验开始直至死亡的总时间,如果患者在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则为实验开始到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
) P4 z3 e; Q8 B4 q4 F* w1 h
OS被认为是肿瘤临床试验中最佳的疗效终点,当患者的生存期能充分评估时,它是首选终点。它最大的优点是记录方便,最大的缺点是在大型临床试验中随访时间较长。所以临床上常使用5年生存率,即某一种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生存期超过5年的患者比例。
) H& P+ ]9 p; g' L2. 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
指从随机化临床试验开始到肿瘤发生(任何方面)进展或因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也就是受试者在试验方案治疗的条件下,肿瘤再度生长所需的时间。
) R9 G3 w9 f" C
PFS也是晚期肿瘤试验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重要程度仅次于OS。
* T. A) n- Q0 { U4 _ ?4 T/ O3. DFS(Disease Free Survival):无病生存期
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第一次肿瘤复发/转移或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受试者死亡的时间。
7 S% w) h4 ^6 V# t3 h
该指标主要用于根治手术后的疗效评判,新药或新型治疗方式试验一般不使用该指标。
5 F: ~4 x6 d$ A1 Z$ Z2 k$ Q3 O1 q) b/ S
如果在OS、PFS和DFS前面加上一个小写的m,表示中位时间,如mOS表示中位生存期,即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可以看做是OS的平均值。
: g4 c b6 ?7 p4 x) e) j
4. TTP(Time To Progress):疾病进展时间
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客观进展的时间。
( {, |. q1 C! S; J7 V2 T2 k! kTTP与PFS相似,唯一不同在于PFS包括死亡。因此PFS使用更广泛,更能预测和反应临床收益,与OS一致性更好。在导致死亡的非肿瘤原因多于肿瘤原因的情况下,TTP是一个合适的指标。
$ L5 J) Z" e! Q二、肿瘤反应疗效评价指标
! i9 T5 x' D, l/ D% W& }& j7 _1. 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客观缓解率
指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包含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病例。
( p, e9 X- @" F3 s客观缓解率一般是II期试验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可以反应药物的生物活性。
. w4 C( S5 \4 n& C- x8 ~' n$ Y
2. DCR(Disease Control Rate):疾病控制率
指肿瘤缩小或稳定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包含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的病例。
( o# d3 I& {. Z+ H1 E6 J主要是针对实体肿瘤的指标。
1 a0 a9 \8 G+ i: m d; m2 l. a3. DOR(Duration of Response):缓解持续时间
指肿瘤第一次评估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开始到第一次评估为程序性死亡(PD)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 N# d3 T5 K1 ]! y9 g是评价疗效的一个可参考指标,使用较为罕见
2 n4 y# {% }$ S- e; a2 [6 d
4. TTF(Time To Failure):治疗失败时间
指从随机化开始至治疗中止/终止的时间,包括任何中止/终止原因,如疾病进展、死亡、由于不良事件退出、受试者拒绝继续进行研究或者使用了新治疗的时间。
; [# {- N: [- `4 L. E该指标综合了有效性和毒性的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指标,可以评断实验的安全性。
/ W# [5 `2 `3 I4 Z
三、统计学参数
1. HR(hazard ratio):风险比
[HR=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1(t)/非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2(t),t指在相同的时间点上]
0 k6 U5 O4 C/ \, u
2. CL(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区间
即按一定的概率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常取95%和99%。如95%的置信区间,就是从被估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 的样本,由每一个样本计算一个可信区间,理论上其中有95%的可能性(概率)将包含被估计的参数。
0 e; R+ }+ V9 \; F2 W
3. P
P值指的是比较的两者的差别,用来判定假设结果。P值越小,越有理由认为对比事物间存在差异。例如,P<0.05,就是说结果显示的差别是由机遇所致的可能性不足5%,或者说,别人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研究,得出相反结论的可能性不足5%。
7 ?) t5 O7 J9 pHR和CL对于我们理解试验结果没有太大的帮助,我们主要看P值。若P值>0.05,则表示两组间差别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0.01<P值<0.05,表示差别显著;若P<0.01则表示差别非常显著。
% q, I* Y- @7 V$ ?. |
实战解读:
在之前的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BRCA突变患者中PCb组与CEF-T组的对比情况,P值为0.14,大于了0.05,说明这两组间并没有什么差别,也就是说在BRCA突变患者中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在死亡风险上的收益基本相同。
; B! q: P8 ]+ U7 D
四、图片
- g3 V5 v G- f( m
1. 曲线图
0 z: O7 P# J4 v y l o8 h6 }4 A( x6 e z: N; @; f; w
曲线图通常非常简单易懂,一般图中都会标示出是哪种曲线图,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是PFS曲线图。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月,纵坐标表示肿瘤没有发生进展的人数百分比,从零点开始都是100%,从第八个月开始,红色线(联合组)发生进展的人数开始多于蓝色线(单药组)。说明8个月之后单药组PFS收益更好。
: h, x4 p$ N. R7 |
2. 瀑布图
- I- r+ P: q% H! `7 s R/ r8 B6 h
瀑布图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肿瘤大小的变化。如图横坐标表示人数,纵坐标表示肿瘤变化,往上表示增大,往下表示减小,此图显示的是肿瘤随人群的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时间,则可以看出肿瘤随时间的变化。
1 S% v' s0 E$ {) u$ k( `, s/ D! m
安全性评价
# j; b& X5 P2 F9 M根据不良反应程度可将药品分为四个等级:Ⅰ级为轻度,病人可以忍受,不需要停药或者减量,经过一般的对症处理或者不需要处理即可以较快恢复,且对病人的康复没有直接影响者;Ⅱ级为中度反应,病人难以忍受,被迫停药或者减药,经过一般的对症处理后可好转,且对病人的康复没有直接影响者;Ⅲ级为重度反应,病人反应症状明显,有各器官病理生理改变或者检验异常,被迫撤药,并且需要做特殊处理,对病人的康复已经产生直接影响,或者不良反应持续7天以上者;Ⅳ级为严重反应,直接致死或是促进死亡,需要立即撤药并且做出紧急处理。
8 f4 K4 F+ \8 ?4 H" X- |4 B4 }& ?* G( N7 O/ Q
如果大家在阅读癌症科普文章时还有什么困难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