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杏林手记丨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复制链接]
8410 0 西瓜籽 发表于 2023-4-17 10:23:14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瓜籽 于 2023-4-17 10:24 编辑
" E) V2 s, E2 f5 U9 c
' Q- c/ x9 R. [( g: @9 g7 u4 p- |) l
1.jpg
+ W& m' e# h5 X% X6 u: \
作者:博雅
4 `5 P" s  T5 }+ b
已经两周没有更新《杏林手记》了,着实有些对不起朋友和读者们。

' N  W7 S% \5 ?2 S: A
事出有因。

" m6 O6 ?* I5 U% U  C5 K* l( i
上上周的一天下午,爷爷突然发来微信,告诉我他住院了,因为头晕和喷射状呕吐。
/ R/ e5 B- _7 S! W% d" |& f* n! Q
爷爷属于高龄老人,七八年前因为脑梗住过院,所以这次自是不敢大意。跟主任请了假,又和同事做了交接工作,第二天赶回去看望他。住院后复查,没有新发脑梗,只是脑血管有点痉挛。
4 o& z9 `7 k0 r  O
对症治疗几天后,顺利出院。老天保佑!

$ ?, R3 P9 o; y3 i% `6 P
而上周,是清明节。

# f) U# k" C! |; U
清明节对于一个失去母亲的人来讲,本来就是很难熬的。
. u4 m* u- @" {: Y6 P2 `
小时候跟着母亲去扫墓,听着她年复一年讲着相同的故事,心里多少是有些不以为意的。更吸引我的,仿佛是上香、烧纸、磕头那一套仪式。
  k% M' s* A, N
直到自己年岁渐长,当初讲故事的母亲,也已经成为故事里的人,不由悲从心起。

+ A2 `+ f$ p; |) s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
2.jpg

# m& O% G$ Z8 G' B/ K
. F$ h# u2 z$ E( t7 v+ p7 h1 {2 q
; U1 x! ]& ?; v, l
五年前。

6 I, `) p5 U: P3 V
办理完母亲的后事,在家又歇了两天,我回到医院上班。
, b" _' B1 X4 ]/ x, w) \* L4 G
科里新住进来一个老太太,八十岁。老太太是北京理工大学的老教授,搞兵器的,好像还享受着国务院津贴。

' M+ y% |4 }: V6 d
可能是职业习惯,老太太不苟言笑,一副很严谨的样子。
- |; p1 p9 D* B. F
同样不苟言笑的,还有我。
* f: V% M: L# T- ~1 \* J
至亲离世给我的心理创伤跟临床上各种繁琐的事情搅在一起,我的压力很大,大到有时连笑都懒得装。
3 [( @( O- a+ w- o/ f: U
好在,老太太不计较。

7 Y: D! F% H" A; a) z! F. s
老太太三年前罹患肾癌,当时我们主任给做了手术。这次住院是因为复查发现术区有软组织影,考虑局部复发。
( y* k( U0 n! h6 p' k9 [
对于这种局部复发且没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继续手术是首选方案,争取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8 w  F* @1 N' l  I  _: l
手术本身是蛮成功的。只是老太太年龄大,血小板总是上不来,加上手术创伤,引流管里总是有血,刀口也在渗血,有时一天要换药十几次,血红蛋白只有60g/L(出血性贫血的输血标准是<70g/L)。

9 I( i. j+ r* R" q
但血库紧张,老太太的输血并不及时,输血小板更不现实。

# t, g5 C$ \# V! q- @
老太太浑身无力,多数时间是躺着。长时间的住院日复一日地消磨着她的耐心,她的脾气也日渐烦躁。
1 u9 f3 z& a% S
有一天,护士闯进医办室,说老太太烦躁得不行。

, V$ h; ?! v+ ^9 |2 u* r. Z5 l
我跑过去,老太太边哭边冲着围了一圈的家属尖叫,说要拔掉身上的引流管,要出院回家。
" T/ N) W% B" ]2 a
病房混乱不堪。

4 }- y2 Y+ x# F% \' _- p
“奶奶,怎么发这么大火?是不是我刚才换药弄疼您了?”
* J9 Y6 q* Q* L
我哄着她,抚摸着她的后背尽量让她平静下来一些,同时示意她老伴和孩子们让开一点,先不要围着她。
$ w4 W( i/ w1 |4 g( S2 d& r/ {
可能是我语气平和温暖,在僵持了一会儿后,老太太开口说话了。
4 x7 B, e. K/ r+ H# e
“徐医生,对不起啊,我发火跟你没关系,我是在冲孩子们发脾气。你看看他们,我吃什么药不知道,药在哪里不知道,就连吃药的水的温度都不合适。”

. }+ v3 H: J4 d4 V+ {8 F) C
老太太伤口有痛感,需要吃些止疼药。

) g. e# g$ F) x* G0 p
“奶奶,他们不知道是正常的呀。以前我妈妈有病时,我也不知道她要吃什么药,每次都还是她提醒我,亏我还是个医生呢。”我应和着老太太说。

* ?& O/ o) I) k7 L, n! m7 i& _
“咱们先把药吃了,一会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让孩子们去办公室找我,千万别忍着。”

- y: [7 @0 L* D
等我把药拿给老太太吞下,她仿佛立刻变了一个人,招呼老伴和孩子们坐下。
& P* [7 ~( N, d' m4 @
其实我知道,哪里有这种神药,她不过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罢了。
: J7 \* O# F7 A5 F- M
“有啥心里话也别憋着,如果不方便跟爷爷说,告诉我也行。”
+ b+ s3 W( P& U) z
我顺手又给她伤口换了次药,动作尽量轻柔,生怕弄疼她。

8 w! n, J, R3 c6 S2 i
老太太笑了笑,对着她老伴说:“这个医生很好,你要记住他,我以后只要他给我看病。”
( |  Q6 d' r8 k0 A" s7 V* l
看起来,就像个无理取闹后又回归正常的孩子。

* `* j- G( [! U8 V
而老太太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母亲以及曾经陪母亲看病的自己。

: V* @# _7 a5 A* k) P; {6 o
这些病情迁延、在生死边缘游走的患者,每天卧病在床,烦躁是必然的,想必是再多的陪伴和关心也弥补不了内心的绝望和不满吧!

2 I  Q: E& X' E; _9 G0 D& j, R" x
这些负面情绪会逐渐累积,最后变成一把把利刃,刺向他们认为最亲的人。
+ c5 g- Y! V$ j6 }/ ~4 ^
我忽然想到我的母亲,竟从来不曾给过我这样的压力。

' p' r: N( [( m: P2 x
眼泪突然不顾一切地涌了出来。
1 ?; i, u% s% D: t
过了两天,渗血慢慢止住了,引流管里也逐渐清亮了起来,我不再每天去换药。

$ H$ w; a# z) x
老太太像变了一个人,每天查房看到我会笑,会轻轻的拉着我的手,小声告诉我哪里又有些小小的不舒服。
6 l4 m1 L, e8 c3 E) r) B: L1 M
“我昨天晚上睡得不好,今天有点头疼,但看到你就觉得好多了。”

9 p2 I" r9 t4 y4 [3 b
“我也一样。”

3 ?+ U$ i8 n& v: x, D
出院那天,老太太笑意满满的,她亲手给科里每个人手里塞了两个大苹果,我则随手送给她一张手写小卡片。
3.jpg
9 W* T" _) v0 A+ R$ \7 h# ~

: i$ T( w8 o6 @" p0 T4 _
; O' C* Z: h9 F- n7 N* D
值夜班,凌晨四点被急诊叫醒,来了一个病人。

( X( ?. o3 u5 K7 d) C/ V# G
病人是位老太太,七十多岁,肾囊肿破裂大出血,送来时已经处于低血容量休克,情况非常危急。

& c4 E- L! I8 L  }6 `* k, _, [( o
遇到这种情况,我这个菜鸟是有些处理不了的,于是给病区主任打电话,主任回复我说在北五环外的家里,让我们先抢救。

2 e2 q' ~3 c: R) x* q
这个老太太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是老大,父母去世早,她便肩负起养育弟弟妹妹的重任,一生未婚未育。
4 o/ B# Q0 q/ K' k; R
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 P- k7 N8 b) \7 o' G. m
而她这次来医院,也是妹妹送来的。她年龄大了,在弟弟妹妹家轮流居住。这天晚上突然肚子疼,随后晕厥,妹妹打了120。
* P  T: o+ x& |! q* Q5 B
更糟糕的是,大量失血,诱发了室颤。
' `& A7 t) a1 o) ?; `, G/ p
赶紧叫来心内科兄弟前来支援。

: w5 X, e+ s4 b4 E
来了就是病危,成为急诊科病情最重的病人。

! k, [4 V3 \. `, u
迅速建立补液通路,快速输血,我开腹探查,血液就像喷泉一样从肾脏的破裂处往外涌。

4 O- u3 e" X. S- x' N6 B, ^  F
肾脏血供极为丰富,血管压力大,如果肾脏破裂,患者往往会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发生失血性休克。此时做肾脏切除是最有效的止血办法。
4 P6 {- F4 w" {" H) {7 ~' P+ q
虽然会失去一个肾脏,但人命更要紧。

: d' }7 t  H1 ~. j; Z5 F
在我找到肾蒂血管准备结扎时,主任赶到了。
8 W% m0 w" H" e5 M
十几公里的路程,他不到二十分钟就开车飙了过来。

$ [2 h7 m$ s$ R
手术做到一半,眼看着主任突然满头大汗,身体也在打晃,他说,我低血糖发作了,赶快给我开一瓶葡萄糖。

2 Q6 ~& J% I: U; t
台上形势严峻,根本容不下他下台休息,于是他让护士给他摘了口罩,直接往他嘴里灌。

& M+ g1 {6 u; k3 ?' S+ R# ]$ k7 C" [
那天,医院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不再谈笑风生,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行医多年,我们似乎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局,但还是心存侥幸。
8 A5 Q! Z: G- m( K
好人好报,出现奇迹也未可知。
; d( }% h1 M5 r- ~: q4 `1 Q/ N
主任和我开腹手术,心内科兄弟也紧张救治,取抢救药品、心脏按压、除颤,科室领导、值班医生、进修生,能上的都上了。

" h# P' L% Q  n
老太太的弟弟妹妹们在抢救室格外安静,生怕影响了这一群跟死神抢夺亲人的人。

) }6 N2 E; a( u9 R) D8 r; ]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换来相应的结果。

6 {0 X9 m/ M' e% k! m, u
老太太的气息一点一点衰弱下去,心电图也逐渐变成一条直线。
4.jpg

8 U: Z$ ?/ B1 o/ j/ m4 K
老太太最小的弟弟开口喊了一声妈妈。

5 k; ?: n8 k( q; N5 `% d
此时大家的泪水再也止不住。

4 L+ t# v+ ?$ _6 g1 b9 c
那天谁都不好受,除了精神紧张,手臂酸麻,还有心情沉重。

8 L0 w/ K# G: U8 d' I0 m7 ]
每个人都无比想把老太太救活,可是纵使集齐数科室人员也没办到,那种挫败感直击人心。
& g. R( p1 Q) }
参与抢救的人陆陆续续都散了,毕竟还有其他患者更需要他们,我朝老太太鞠了一躬,也回到自己科室。
7 Z6 |  L1 k/ y' w$ d# y. f9 A
有时候,生命就是这么脆弱,医学发展了很多,我也成长了很多,可是越发展越成长,我却发现不可控的事情越来越多。
" s: N- a4 y3 k  u
并且对于我来说,失去生命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清清楚楚听到生命逝去的声音。
5 l# w1 E% ^& S; k7 E. Z
并且你只能默默听,还特么无法挽留。
, V+ b* [' L- r. f& W
我们主任,五十多岁的人了,凌晨四点从十几公里外的家中飙车过来,一直空着肚子结果术中发生低血糖,要知道,他已经下班了,他是没有责任和义务做这些事情的。

: ]4 \& K8 A% z; W" N8 l3 t
他做这些,完全是出于职业素养,这,是个医者。
5.jpg

* A8 E" {, p0 y1 U
0 U4 c7 e+ W* [& N9 E

* K4 s: n/ l# ?/ e: O" V
那天是我的手术日。
' M3 X3 T7 Z- J+ P
我记得是周五,那天出奇的忙,安排了七台手术。迎着朝阳进手术室,出来已是满天繁星。处理好上级医师交代的事情,又把病历写完,已是凌晨一点。

) U* X' R0 U& ^" ^5 A- ~) D
忙碌的一天总算快要结束了。
; H0 x1 B( H; v% f& _+ K$ L; ]
我有一个习惯,只要我上夜班,无论多晚,我都会去病房转一圈,看看有没有还没睡的患者,观察一下病情危重患者的心电监护指标,以防夜里有突发情况而措手不及。
6.jpg
+ V/ H4 p6 {+ Q: d5 P
那天也不例外。
4 ~) L" l5 n- u* A5 K: \& B
我踩着棉花般的脚步挨个儿查房,走到10床时,心里猛地一惊——10床患者没在病床上。
9 R+ T. m$ O! G5 D! [
我第一时间去卫生间查看,也没有,难道患者丢了?住院期间患者失踪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就在我惊慌失措时,床边传来一个声音。

2 C+ _( Z  E  I4 J: {' T6 i% ~2 L
“徐大夫,您找我吗?”

5 n& f0 {  X. N; }6 b% g
循声望去,10床旁边蜷着一个人影,我打开床头灯,确定是10床患者。

! d) u( e# ^3 j' Q  e) g9 P. j
“你怎么了?怎么蹲在地上?不舒服吗?”
" h4 ^( |  s" f/ @9 F
“没事儿徐大夫,我不是肚子疼吗?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时,这样蹲一会儿,会好一些。”

- V  z7 J" n4 k% a
“你躺到床上来,我给你看看。”

7 ~3 h& i8 t( P2 F5 Q) [
“哦,不用了,我前天已经做完检查了,王主任说过两天就能手术了。他给我开止疼药了。”

# S$ `4 o' D8 z# T9 [, |* v
“那你吃了吗?”
8 Y  e8 m/ f: l) ]  Z
“吃过了,前天和昨天都吃了,但不怎么管用。我知道,我这个病不做手术是好不了的。没事儿,您去休息吧。我蹲一会儿就好了。”
) m6 `. t1 t7 V' ?' W/ h3 {! j
“你这样多久了?”

7 _/ Y: i2 q' J$ D
“有两周了吧,最近这两天疼得厉害了。没事儿的徐大夫,我知道您忙一天了,赶紧去休息。”
6 {. U) h4 p9 y. k
“你先等一下,我去看看你的病历。”
; P. s% g- q& }/ B3 c: \8 H8 l0 X
我对这个一直没什么印象但表现很淡定的病人产生了兴趣,一般来讲,疼的睡不着觉的患者,不太可能让医生去休息。
$ ~" F1 \+ }& @) J5 D7 l
带着疑问打开他的CT报告,上面清楚的写着:左肾铸型结石,左输尿管下段结石。

2 X2 V0 ^. b' i- S$ Y7 y
如果真的是输尿管结石导致的肾绞痛,那这两个星期,是一种多么痛苦的体验!
. ^7 D" J2 B3 y0 p+ f# Y. ]
因为我遇到过很多因为输尿管结石疼得在地上打滚儿的病人。
7 Y, X, _# f4 P- r
同时也很奇怪,一个这么痛苦的患者,为什么在病房里存在感这么低,低到他已经住院两天了,我竟然没有详细看过他的病历。
* t3 b$ Q9 m. U1 {" `9 a
我叫值班护士给他打了一支吗啡,出于好奇,我又来到他床边。这次看清楚了他的模样:很瘦,皮肤有些黑,由于疼痛脑门上冒出很多汗滴,眉头拧在一起,艰难从床边爬到床上。
4 T& o5 V& u% q+ u
大概五分钟后,看得出来他疼痛缓解了一些,他慢慢直起身,向我表示感谢。
. u" r) V  v$ Y% d4 Q& J: x# B, J
“疼得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跟我说?”
- O/ e/ U1 }* O2 ]6 U( E
“其实我也想让您看一下,可是每次走到医办室门口,看到您要么在打电话,要么在回答病人和家属问题。今天都这么晚了,您下了手术还在忙着写病历,我想反正我这也不是一两天了,就不凑这个热闹给您添麻烦了。”

7 K9 K* h! ~- E7 L4 _. @0 b
“你不用考虑我,我就是干这个的。您晚上再疼,就按床头这个铃儿,我和护士都会过来。趁着现在不疼了,赶紧休息吧。”

2 [3 ?- N0 |1 f8 l. M" d
说完,我迅速转身走出病房,因为眼眶已经有些泛红。
7.jpg

( `5 R% [; [+ {9 P) [" i/ R" Q2 V
可我抑制不住自己。整整一天的忙碌,把七个病人安排妥当,干到凌晨一点还没睡觉。没有一个患者家属问我是不是很累,有没有按时吃饭,是不是需要休息。
" l' \7 T- ]# Z+ f- @( Y4 ?
虽然治病救人是分内之事,怪不得别人,但一个肾绞痛的病人为了不打扰我不惜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让我一直平静的心里波涛汹涌。

  W& Z6 S; ~; T# v! g4 X+ }9 E: [# ?
第二天我下夜班前,10床的病人特意跑来找我。

+ a+ ?" W5 g8 A, U0 E. h7 a3 _
“徐大夫,太感谢您了。整整两周了,昨天是我睡得最好的一晚。”

, Z; y. z: H" P6 }+ Z  c
顺手把一份儿早点塞给我,三个包子,一碗白粥,外加两颗鸡蛋。
% l! d  M( Q8 Z
“好好治疗,做完手术会好的,有不舒服一定要跟我说。”

7 A3 W# S' m! A
后来他手术了,成功取出结石,后来就顺利出院了,我再也没见过他。
1 K- M" d, H- x
而那一晚他的“关怀”一直温暖和感动着我,数年过去依然记忆犹新。
8.jpg

7 n+ ]! |; [( [, o# Y; A; e7 i. J* Y1 y# q& q% L

3 f2 Z; N& s; `  z7 T7 H. c6 F
一个老爷子术后输液。

6 }5 Q9 k. a, b9 @
有一天他找到我,问昨天给他输液的那个小姑娘在不在,他还想让她给扎针。
( e  b) v' H6 `8 ~* j
我问老爷子:“那个护士叫什么名字?是那个小姑娘扎得好吗?”
1 p& x( ~' w  c! E# c& ]- F- u
老爷子说:“不是,我看她是个实习生,手法有些生疏,想让她好好练习一下。我年龄大了,多挨几针也无所谓。
# \2 r- l$ F7 y0 c6 Q
这个年头,人们好像都有更多的戾气需要发泄,尤其在医院这样一个博弈场,人们的情绪很容易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儿爆发。
3 x7 z% P2 Q8 `& a" q1 F
所以听到老爷子这样说,我忽然心里一暖。

# Z* q8 u2 E3 M. b; N
第一位老太太出院时,我塞给她一张手写卡片。
6 T! W4 q) P' V. g7 L: ?" R
以我的职业素养,我写不出“身体健康”之类的话,惟愿她能够更快乐一些,能够被世界温柔对待。并附上了我的联系方式。

* B5 m' y4 N; d3 g( p! z, D8 r
她的一些悄悄话,我还是愿意听的。

$ U) w$ A) e- H/ E  N
第二位老太太去世后,老人的弟弟找到我们参与抢救的所有医护人员,给我们每人深深鞠了一个躬,然后又把地址要了去,不久后,我收到了一些土特产品。
' n7 e$ C) N. p. p
第三位温暖我的人,我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但我永远也忘不了他,50岁,姓鲁。

6 t! x9 b, Q: I$ y
前几天去打球,运动完毕,球友雷姐说:“博雅,看你的文章,我觉得你是个有怜悯心肠的人。”
# e; O) ~- C) I! `/ `2 c- m7 g
我说谢谢,但我不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6 j+ p+ Y3 A7 d8 N% d' P' a4 Y
雷姐很诧异。
5 R7 n" J# F' \
我解释道:“心生怜悯会增加代入感,代入感太强会增加感性的东西,而感性的人是做不好医生的,当医生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

8 T# T6 \+ l) t/ G+ x: o- v
雷姐若有所思。

' @" T$ n! L; R8 d( }
我继续解释:“感性占了上风,临床思维会受影响,虽说当事人就医体验可能会很好,但对其他病人不公平。”
3 E- l4 \8 W. B) G
医生,需要的是同理心。而医生需要做的,是去救一个一个的人。

" f) d8 f5 B- Z+ ^% i5 i. Q8 `
我是博雅,我爱这个世界。
9.jpg

- N5 A5 N. ~* G+ B) L. a0 t% ^3 v
4 r+ b. e$ e4 B  L; \( k( m; M, p
往期回顾丨博雅医生

; e/ O0 c5 X/ f  y2 Y  X" @2 I0 X9 h
[color=var(--weui-LINK)]杏林手记丨今天快乐
4 F8 K0 @! ?- k6 j) v; J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